铜川因煤而市,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庞大的采空区、滑塌区和沉陷区,地质灾害频发,群众居住条件恶劣。铜川原市中心(北市区)处于狭长的川道地带,东西宽350-1500米之间,南北长20公里左右,人口密度大,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用电、用水和环境容量已达极限,建设用地因地形、河流、铁路分割,再无发展空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铜川形成的产业结构单一,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市场演变,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的生产门类、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空间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迫切要求铜川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基于以上三点,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客观现实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原耀县下高埝乡基础上创建铜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