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区情 / 新区旅游

世界读书日:从塞万提斯说起

来源:郑文杰 发布时间:2019-11-12 13:47 阅读:
保存 打印

塞万提斯,一生困顿,一路播迁,战争中失去左手,又被海盗绑架,还屡遭构陷,蒙受缧绁之厄,可以想见,行将逝去时,他是一位多么绝望的老人。后世把他去世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何也?就是因为他笔下那个左持盾右执矛,向着风车巨人发起冲锋的堂吉诃德。骑士堂吉诃德充满幻想,周身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契合着读书这一隽永的主题。钟情于读书的人也许空有屠龙之术,无用武地,但至少有怀瑾握瑜的高贵。 
  怀瑾握瑜,就是要读好书,养浩然之气,成君子之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就是他的读书养成史。那我们读什么书呢? 
  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集中呈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书是有灵魂的,只有你的喜好和书的气息相投,书才对你有意义,否则味同嚼蜡,鸡同鸭讲,徒然蹉跎年华,昏昏欲睡。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就如同与心仪的人相知相守,日子过得惬意,往往会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反之则度日如年,怅然若失。 
  读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书。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图书潮涌而至,都要读吗?我生有涯,而知无涯,望洋兴叹之余,不用困惑,人声鼎沸的闹市里,绝少雅人深致的精品力作。开卷未必有益,即便高居畅销榜上的满朝新贵,也不一定非得青眼相加,纵然可令洛阳纸贵,未必就是左思的三都赋,也可能是以紫夺朱、哗众取宠的庸常之作。有疾风才识劲草,经磨洗方得真知。时间仿佛大浪淘沙,曾经鼓动人心的文字会变得无人问津,曾经趋之若鹜的著作会被束之高阁,曾经刻在摩崖上的“不朽”也会漫漶不清,经过历史的洗礼,那些经得起无数兵燹浩劫淬炼的书籍才会更加熠熠生辉,光照千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退潮的海滩上悠悠然去拾英撷翠。 
  哪些又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沧海遗珠呢?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页,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中华文明的成果至今仍然在诗经楚辞里吟咏,在大学中庸里玄想,在左传史记里流淌,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是近代以来,我们偏执地将国家衰败、民族弱乱的责任推给了传统文化,横眉冷对、千夫所指,视金玉为糟粕,弃明珠如敝屣,学者言必称苏格拉底、柏拉图,作家对莎士比亚、海明威们如数家珍,对自己的文化传承却一知半解,甚或顾左右而言他。作为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人,经史子集更应该成为我们的必读书目、文化基因,为此,清人涨潮早已给我们制定了最好的读书计划: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不妨春夏秋冬,读经史子集,发思古幽情,在精神趣味上回归中华文脉的大道。 
  当然,读什么书很重要,但怎样读书更关键。读感兴趣的书,只是就读书的畛域而言,并非就观点的倾向性而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内心属意某种观点,往往就会去搜罗相近主旨的书籍,很容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类似于网上浏览新闻,喜欢看什么,大数据分析后就给你推送什么,让你掉进信息的旋涡而不自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观点的过度倾向性,容易让人失之褊狭,这就失去了读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功用。总有些才华卓荦但观点偏激的作者,我们不能对其不加检点,照单全收。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有继承,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譬如学书法的人如果因为盲目激赏,一味听米芾的书论,则欧书寒俭无精神,颜书无平淡天成之趣,柳书为丑书恶札之祖。唐楷皆被其否定,我们还可去学哪家哪派的书风。 
  对于经典我们要反复研读,读书百遍,其真义方见,对于你认定的好书,理应将其视为终身的挚友,无事时便“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促膝长谈,抵足而眠,方可做到我入书中,书为我用。多掘井而皆不及泉,绝非读书之奥义。 
  这个时代,求知的渠道是开放性的、多维度的,读书是广义的,须“眼耳心”三到。读书虽为读,但并不用口,得用眼观,读纸质书,读kiddle,上“学习强国”,学习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开放的时代,象牙塔的壁垒在逐渐消失,每个求知的人都可以利用海量的共享资源,受教于最高明的老师,接触到最新鲜的知识,此乃时代之幸,读书人之幸。我们也可以用耳读书,喜马拉雅等听书软件里每天都在分享着、更新着各类生动鲜活的听书课程,让我们大量碎片化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用眼过度的时候,用耳读书也许是一番别样的听觉享受。除了用好眼睛和耳朵,我们还要用心去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最好的思考就是写读书体会,读完一本书,不是如释重负般将其弃之一隅,而是屏息凝神,回味拨动心弦的情节,感悟神来之笔的表达,梳理草蛇灰线的伏脉,总结黄钟大吕的义理,让间接的读书经验成就自己的人生智慧。 
  黄山谷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好读书、读好书必将让你气若幽兰,才如潮海,深林人且不知,明月自来相照。(作者:郑文杰)


网络编辑:赵勇
信息审核:赵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