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旅游】铜川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故里。历史馈赠的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绿色养生游、红色照金游、青色耀瓷游、蓝色工业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铜川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6家,3A级旅游景区7家,2A级旅游景区6家,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个。药王山承载着灿烂的中医药文化,游药王仙山,品美味药膳,探寻药王长寿之道;照金记载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玉华宫是唐朝著名翻译家、对外交流使者玄奘西行归来翻译佛经和唐初三代帝王避暑行宫,玄奘在玉华宫中译经682卷,占其平生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并圆寂于此;耀州窑始于唐兴于宋,历经1400余年炉火不熄,陈炉古镇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
【铜川文化】铜川处处有文化,遍地是故事。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境内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陈炉古镇、唐初三代帝王避暑行宫和玄奘法师译经创宗圆寂之地玉华宫、孙思邈隐居行医之地药王山。铜川是革命老区,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照金创建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
近几年,铜川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聚焦“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西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的总目标,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场馆累计63个,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由385.9㎡提高到597.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标率均为100%。建成红色文化、养生文化等11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推出了《照金》《风吹唢呐枪声响》《炉火千年》《红军小学》等多部原创剧目和电影《塬上》《我在耀瓷小镇等你》《乡村圆舞曲》等一批优秀文艺精品。持续打造“唱响铜川”“舞动铜川”“书香铜川”“诗画铜川”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消夏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28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实现精品化、特色化、常态化。耀州区荣获国家文化先进区,印台区荣获陕西省文化先进区、宜君县荣获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称号。2019年3月1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铜川文物】铜川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70处(包括古遗址534处、古墓葬247处、古建筑166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82处、其他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全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传统村落1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3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1处、社区博物馆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