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三农”基本盘
奋楫笃行谋发展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4 08:46 阅读:
保存 打印

2024年,宜君县宜阳街道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谋深抓实农业农村发展工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着力抓好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农牧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打造出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粮丰农稳筑“耕”基
  保障粮食安全,端好群众饭碗。宜阳街道严守粮食安全底线,高质量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同时,坚持规模化发展、生态化养殖、标准化服务的畜禽养殖模式,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共计3个,其中猪场2个,羊场1个。截至目前,生猪存栏规模3160头,肉牛存栏127头,肉山羊存栏1350只,鸡存栏3550羽。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服务。宜阳街道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发力,推动传统模式向绿色标准化方向发展,实施规模化种植面积5935亩,推广“铜麦6号”种植300亩,实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11000亩,社会化服务作业1500亩,“一喷多促”项目3400亩。持续优化农机装备,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扎实开展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专项行动,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守牢耕地红线,夯实发展之基。宜阳街道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扎实开展“两非一撂”耕地图斑排查,核对上传11个村163个疑似“非农化”耕地图斑共涉及农田583.66亩。
  以“特”兴农富乡亲
  发展特色产业,稳步提质增效。围绕全县产业布局,发展农产品加工、白酒酿造、食品加工等新型经营主体3家;玉米分拣包装、玉米芯加工利用经济实体4个;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街道办生猪、肉牛羊等畜禽养殖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核桃辣子酱、宜君老豆腐等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步壮大,黑家河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上线运营,实现了网上交易、物流跟踪、产品溯源一站式聚合,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周边经济持续向好。
  规范“三资”管理,持续释放动能。宜阳街道坚持“服务与监督并行,规范与发展并重”,结合“三资”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对11个村集体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及时掌握各村固定资产、资源信息。此次行动共清理规范集体经济合同456份,追缴欠款6.3万元、新增价款5.8万元。同时通过陕农经APP,录入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凭证254笔,资产卡片254笔,资源卡片232笔,进一步摸清村集体资源底数,盘活村集体资源,发挥农业产业集聚化效应,持续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添活力、增动能。
  和美乡村绘“丰”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紧盯基础设施短板和公共服务弱项,在硬化、亮化、美化上持续发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聚焦路、水、电、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对标创建任务,新建卫生室2个,修建护坡挡墙600立方米,高质量完成十里铺村段寺、崔家沟组自来水改造、天然气入户项目;改造提升牛家庄、水塔、曹塬村4处供水管网2100米;善家河村道“白改黑”项目1800米,配套建设曹塬村玉米种植基地生产路1500米,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辖区内群众“三保障”基础保障水平。
  改善升级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改造、绿化美化及村庄清洁等工作,分区域、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厕所革命,今年以来完成卫生户厕新建34座、改造10座。建立完善日常巡查、设施维护、垃圾转运长效管护机制,垃圾收集处理率连续3年达95%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坚持源头管控和集中整治,加大对河道和沟渠的巡查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宜阳街道紧握服务“三农”之笔,紧盯关键、打造亮点、聚力突破。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确保行动部署有“速度”,责任落实有“力度”,政策支持有“温度”,持续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开创“三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朱红卫)


网络编辑:孟莉
信息审核:赵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