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一)2020年编制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充分发挥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体合力、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贫困区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6〕64号)及《铜川市财政局 铜川市扶贫开发局转发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关于做好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依据“十三五”时期中省支持脱贫攻坚的重大政策举措,结合新区脱贫攻坚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二)2019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完成情况
2019年度整合资金规模为3355.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999万元,省级资金284万元,市级资金178万元,区级资金1894.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1472.25万元,产业发展项目1883.45万元。截止2019年底,已完成支出资金规模3286.44万元,支出率为97.94%,结余69.26万元。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措施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各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目标,全面落实“四个不摘”,结合新区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持续加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力度,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机制,真正实现财政涉农资金“接得住、管得严、用得好”的新局面,确保新区按期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
(二)主要措施
1、不断加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不断加大新区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上级相关政策要求,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并确保每年增长20%,落实2020年区本级配套资金2075万元。二是管好用好整合资金。将各级整合范围内的资金统筹安排用于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三是创新扶贫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开展产业扶贫等机制创新,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设立互助资金协会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参与脱贫攻坚,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规范整合资金管理。
为扎实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此项工作,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铜川市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及《铜川市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从资金的整合程序、使用、项目管理、资金拨付及账务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使开展此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扎实推进项目库建设。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的脱贫目标,将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巩固脱贫成效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加大对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巩固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把关,着眼项目的带贫减贫目标,对项目科学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对项目编报程序、精准性、与资金匹配等进行严格审核,充分吸收群众的意见,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做到项目库规模与财力状况和脱贫攻坚实际需求有效衔接,安排纳入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的各类项目,一律从项目库中提取。
三、整合项目实施区域和布局
(一)整合项目实施区域
2020年新区整合项目实施区域分布在正阳办、咸丰办、坡头办三个街道办,遍布8个贫困村。通过实施产业扶持项目13个,基础设施项目6个,确保完成2020年新区脱贫攻坚任务。
(二)主要产业布局
积极落实全市“3+X”工程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新区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坡头片区主要发展种养殖产业,以建设生猪养殖场、金银花基地为主,带动贫困户,做好当地特色产业;咸丰路北部发展仓储物流项目,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交易为主;咸丰路南部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培育项目,以樱桃大棚和花棚建设为主,对贫困户进行种养殖补助,对合作社及企业为贫困户代养进行奖补,引导其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通过产业发展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就近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三)基础设施布局
主要通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改造、硬化巷道等项目,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基础设施落后现状,方便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提升新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四、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建设内容
新区产业发展根据主要目标任务,大力发展种养植业,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金银花种植,樱桃观光示范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建设5000头猪圈舍所需配套设施,新建6座花棚,300亩金银花基地,大棚樱桃观光示范园配套工程等;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落实风险补偿金及利息。通过以上项目实施,增加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益,确保贫困户发展产业及就业,增加收入,巩固脱贫。
(二)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为:修建道路工程,修复通村主干道;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包括新建絮凝池2座,沉淀池2座,无阀滤池2座,调节池1座,蓄水池1座,无塔上水设备1座,闸阀井,净化设备除臭及排污系统等,铺设给水主管道,改造及更换给水管网等配套设施。
五、资金投入概算
2020年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脱贫攻坚项目共计3740.33万元;按其用途分为:产业发展投入1895.33万元;基础设施投入1845万元。
六、资金统筹整合规模和渠道
(一)产业发展资金整合
2020年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资金 1895.3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56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73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060.33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6万元。
省级财政资金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6万元。
市级财政资金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3万元。
区级财政资金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56.29万元,区级盘活收回资金4.04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
2020年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4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5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40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255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包括: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0万元。
省级财政资金包括:农业专项资金150万元。
市级财政资金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20万元,重点区域绿化专项资金120万元。
区级财政资金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18.71万元,区级盘活收回资金236.29万元。
七、财政补助标准
(一)产业发展类补助标准
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精准到户的每户补助资金不超过1万元,其中:樱桃2000元/亩、葡萄800元/亩、苹果400元/亩、花椒400元/亩、牛5000元/头、猪800元/头、羊500元/只、鸡和兔15元/只;按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种养殖产业,在贫困村建设稳定的生产基地、且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技能培训、产品回购的企业及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达到20户以上或贫困人口50人以上的,补助10万元;50户以上或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补助20万元;100户以上或贫困人口200人以上的,补助50万元。
发展加工服务产业,家庭式小作坊、农家乐手续齐全且正常运营的,每户补助资金不超过1万元。
(二)基础设施类补助标准
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财政预算投入数范围内按照财政投资评审结果或专业机构的审核结果支付。
八、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阶段。
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资金整合文件精神,科学测算资金规模,召集脱贫攻坚专题会议,议定整合方案,结合新区实际,制定《铜川市新区2020年度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
结合实施方案要求,各项目主管部门按照项目计划完成本年度涉农项目建设任务,根据进度及时支付资金。
(三)检查验收阶段。
使用涉农资金整合的各项目主管部门根据《铜川市新区使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总结,确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新区使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由新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整合资金的筹集、项目筛选、项目监管、项目实施等工作,形成全区齐抓共管,稳步推进的扶贫格局。
(二)强化资金监管
各相关部门按照“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及工作导引,积极推进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工作,加大财政投资评审,配合相关部门的审计、监督检查,并认真组织对问题的整改落实,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监督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实现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有章可循,规范运作,稳步推进。
(三)推行公开公示制度
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铜川市扶贫开发局、铜川市财政局印发完善全市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细则通知》(铜扶发〔2018〕21号)、《铜川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扶贫资金公开工作的通知》(铜财办〔2019〕15号)要求,通过当地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公开方式将涉农整合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实施项目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实行扶贫项目分级分类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
十、绩效目标
(一)总体绩效目标
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树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理念,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助推农户脱贫致富步伐,有效巩固贫困人口598户1818人的脱贫成果,完成2020年度剩余贫困人口60户122人脱贫,彰显涉农资金打捆使用的集聚效应。
(二)产业发展类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该类项目的实施,使新区种、养殖业及手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贫困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三)基础设施类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解决贫困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农田的节能灌溉问题及生产道路问题,村庄的硬化等问题,充分改善贫困村及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方便群众交通出行,提高群众生产致富的主动性。
附件:新(区)2020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明细表定稿4.21.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