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韩晓晖:把足迹刻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3 10:44 阅读:
保存 打印

“铜川新区是一座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幸福之城;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是一座交通便利的资源之城;是一座尊商重商的发展之城。”2019年9月22日,在市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新区主题推介签约仪式上,一位精气神十足的男士登台致辞,用富有磁性的声音将铜川新区之美娓娓道来。

他叫韩晓晖,2018年11月任市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为带领全区20万干部群众合力脱贫攻坚、共建美好家园,他用行动诠释“创新服务、团结实干”的新区精神,始终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实处。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区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当好全区前沿阵地总指挥和‘施工队长’,把足迹刻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是我职责所系。”韩晓晖斩钉截铁地说。

因地制宜,小合同成就大民生

1.5万元的蒸蒸日上馍店购销协议,0.6万元的永永洗车行定点洗车协议,20万元的肉牛购销协议……贫困户开设的商户、贫困村生产的农产品和消费产品,在铜川市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新区扶贫主题日活动中,与数亿元的大项目同台签约,引发热议。

新区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撑、消费扶贫作为贫困人口增收的主要举措来抓。本次扶贫产品交易会新区共签约项目30多个,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活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项目中,消费扶贫类项目成为亮点。这其中,既有一批农产品采购项目,还有一些直接和贫困户、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的消费扶贫类项目。

韩晓晖表示,搞消费扶贫,不一定只瞄准大项目,而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食用油、柿子醋,甚至蒸馍店、洗车行,无论签约上百万、几十万、一两万,都是好项目。目标只有一个,让贫困户和贫困村合作社得到稳定的现金收入。

长短结合,产业扶贫成为乡村振兴“基石”

新区共有贫困村8个,建档立卡户656户1945人,贫困发生率1.2%。

走遍全区27个村,到村必看贫困户,与“四支队伍”座谈,通过准确把脉,韩晓晖与班子研究,明确产业扶贫的方向和项目。2019年新区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683.02万元,产业帮扶544户,实现了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对2019年脱贫的最后两个贫困村长命村、牛村,韩晓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依托长命村扶贫工厂,他和帮扶单位、街道、村干部商议谋划,成立了铜川长命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长命村”商标,“长命矿泉水”“长命菜籽油”“长命苹果”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纷纷登台亮相。建成牛村扶贫工厂,主导发展金银花养殖及灯笼加工。建成2.289MW联村电站一座,已并网发电,覆盖8个贫困村、3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户施策,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老乡掉队

无论多忙,韩晓晖每周总要到贫困村调研,为贫困群众办些实事、好事。

他情牵包抓帮扶联系点———坡头街道长命村,心系自己结对帮扶的3个贫困户。气候转凉,他给结对的贫困户一一送去棉被。过元旦了,又给各户送来米、油、鸡蛋、牛奶及新春联,送上新年的祝福。贫困户阮会平老母亲去世,韩晓晖到家中吊唁看望。他告诉韩晓晖:“我已脱贫,请领导不要再为我操心了!”韩晓晖诚恳地说:“你脱贫,我高兴。希望再来时能看到你建立新的家庭,人气更旺。”他包联的贫困户邢根长自强不息脱贫致富,还当选了村支委,负责村环境卫生工作,韩晓晖不光与他聊脱贫,还对他当好村干部出谋支招。常常鼓励老邢和村干部、第一书记,先抓“三进”,一是柴草进院,二是厕所进院,三是外面的堆放物进院,做到家家内外整洁。还要村上组织及时收集垃圾,大致分类,街办统筹定点建垃圾转运站、压缩站,定时清零。

韩晓晖到全区8个贫困村调研40余次,访贫问苦,指导各级帮扶干部分析研判、因户施策,使新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持续用力,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效

今年一季度,新区管委会党工委组织集中学习、集体研究脱贫攻坚工作9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740万元,涉及项目19个。2月26日全市今年首家中心社区工厂建成投产,在野狐坡村为伟凯威箱包制造有限公司(即新区社区中心工厂)招用劳动力120余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解决了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另外,在全市率先完成2020年村级孙思邈中医堂覆盖任务,4月1日,5家村级孙思邈中医堂投入使用。又增派5名科级干部充实和加强重点村帮扶工作力量,确保每村都有科级以上帮扶干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同时,建立了脱贫成效监测预警机制,每季度开展调查,红、黄、蓝分类预警、帮扶,防止因灾、因病返贫及新增贫困户。

疫情防控的紧张形势刚缓解,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紧锣密鼓又开始了。韩晓晖表示:“‘行百里者半九十。’新区脱贫攻坚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将继续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安全饮水标准,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全面排查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坚决完成剩余的60户122人脱贫任务,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网络编辑:赵勇
信息审核:赵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