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铝业新智造
合作共赢新“铝”程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15 10:08 阅读:
保存 打印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陕西省镁铝轻合金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平
  创新赋能 推动铝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承办此次大会,是展示铜川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和大美铜川城市形象的好机会,也是铜川市与领域专家、企业家开展对话交流、加强合作的重要媒介,更是促进招商引资、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方式。”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行动暨第二届铜川市铝产业发展大会期间,西安工业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镁铝轻合金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平接受了记者采访。
  李建平说,近几年铜川的铝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去年举办了铝产业发展大会,陕西铝业协会也在铜川落地,基本形成了电解铝、再生铝为基础,铝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作为引领全市转型的首位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以铭帝铝业、达美轮毂、陕建铭铝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全国具有影响力。“一个创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陕建铭铝科技,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目前已经全国有名,非常不容易。”
  在谈及铜川铝产业的未来发展时,李建平表示,陕西高校众多,铝研发力量强劲,希望铜川能利用优势,坚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研产深度融合,推进铝及铝合金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持续做强龙头、做深配套、优化布局,力促产业“强筋壮骨”、产品“多点开花”。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推动产业链与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铜川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不断推动产业升级、链群提质,我相信,铜川的铝产业将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李建平说。(记者:王艳)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郭永春
  校企合作育新型人才 携手共进促铝业发展
  “我是来自高校的代表,长期从事轻合金复合材料新技术研究,这次特地将我们独特的技术——新型铝基复合材料技术带到铝产业大会上来,希望这次大会能够成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契机。”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行动暨第二届铜川市铝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期间,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郭永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永春认为,此次铜川市铝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未来的新型人才,促进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为铜川的铝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多年来,我市重点发展铝及铝合金产业链,如今,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了以电解铝、再生铝为基础,铝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作为引领全市转型的首位产业作用不断增强。已具备30万吨电解铝、125万吨再生铝、150万吨铝精深加工能力,到今年年底全市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铜川这几年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铝产业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力发展新型铝产业,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铜川铝产业今后的发展,郭永春建议,铜川只要坚持立足区位优势,能够和区域内的创新主体紧密联合,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做实、做精、做好铝产业这篇大文章,不断做大做强铝产业,一定能打造成为铝业强市。
  郭永春说,在这次铝产业大会召开之前,通过走访很多铜川的铝企业,了解并看到了铜川特别重视铝及铝合金产业链的发展,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铜川的铝产业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记者 :张红)
  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加工专业教授梁霄鹏
  瞄准航空、汽车等领域 向高端铝产业发力
  “这次受邀来铜川参加企业自主创新服务行动暨第二届铜川市铝产业发展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我第一次来铜川,但铜川这个地方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里不仅有照金革命根据地,还是延安革命老区的必经之地,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这次我来了以后,还发现这里是一个风景非常美、气候非常好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8月13日,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加工专业教授梁霄鹏告诉记者。
  梁霄鹏说,铜川拥有巨大的铝产业发展资源,“煤—电—铝”形成了产业链,所以说铜川发展铝产业本身就有着非常天然的资源优势,很适合铝产业的发展。
  围绕铜川铝产业发展,梁霄鹏建议,铜川铝产业发展应往高端方向走。他说,铜川本身在铝产业发展基础方面就有很好的产业链优势,另外还有很好的能源优势,那么产品一定要往高端方向走才能更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来说,高端的产品附加值更大,是以后发展的大趋势。另外,在陕西省范围内,汽车、航空产业的基础都打得很好,高端的产品更能配套整个陕西省产业的发展,所以铜川的铝产业也要瞄准航空、汽车等重点领域,不断向“高”发展。
  “其实,铜川不仅仅在铝合金加工方面做得好,还在很多铝加工周边产业方面做得很好,这些都跟我的专业相关性很大。今后,学校将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在这些方面与铜川进行深度合作。同时,我们聚焦范围更广,还有铜川的金属材料加工产业等,可以通过合作达成共赢。”梁霄鹏告诉记者。(记者:郭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文
  持续延链补链强链 推进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这次盛会不仅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更为铜川铝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铜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铝产业的征途上稳步前行,其独特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令人瞩目。”8月13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文。
  他表示,铜川作为一座资源宝库,其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是发展铝产业的天然优势。这些资源不仅储量可观,而且品质优良,为铝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铜川在铝产业方面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其完善的产业链,为铜川铝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西安及周边地区作为铝制品的重要消费市场,为铜川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紧邻西安这一经济文化中心,铜川能够充分借助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投资资源。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铜川铝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王文说,这要求我们在产业链上更加注重延链、补链、强链,以及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地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铝材产品,以满足国防军工和民用高端领域对高质量铝材的需求。
  “我与铜川的渊源颇深,不仅多次来此旅游观光,更在铝产业方面与铜川的工业园区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未来,我计划将我们团队的新技术——铝合金搅拌摩擦固相3D打印技术引入铜川,与当地的铝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这项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在提升铝材打印质量、效率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铜川铝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王文说,铜川铝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优势显著。只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就一定能够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记者:谢艳素)
  西安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毕胜
  拓宽整合国内外资源 做大做强铜川铝产业
  “很荣幸参加第二届铝产业发展大会,通过市委领导的详细介绍让我了解到,铝是铜川的四大传统产业之一。目前,铜川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发展前景广阔。去年的铝产业发展大会意义非凡、影响巨大,促使电解铝、再生铝以及铝精深加工等多个项目落地铜川。铜川市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使铜川铝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铝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行动暨第二届铜川市铝产业发展大会上,西安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毕胜告诉记者。
  就如何进一步做大、做优铜川铝产业,毕胜说,目前铜川的铝产业已经做得很大了,我认为可以从继续拓宽国内外资源方面入手,将资源整合到一起,将铜川铝产业做得更大、更优、更强。同时,通过这次大会,能够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不仅有助于了解铝产品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还能直接获取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情况。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搭建更多平台。
  “我校与铜川市政府签订了‘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我校材料学院与铜川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等,签订了多项校企合作协议。按照‘创新驱动、市校联合、优势互补、共促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铜川在区位、产业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在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打造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我们学院重点研究铝合金以及铝基复合材料,所以打算在铝合金的加工、生产、制备、产业化等相关方面与铜川进行后续合作。”毕胜告诉记者。(记者:郭璇)
  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孙良
  三大优势驱动 迈向辉煌未来
  “在浩瀚的工业版图中,铜川的铝产业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正逐步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铜川铝产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无限可能。”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孙良对记者说。
  孙良认为,铜川铝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是成本优势。1965年,国家决定在陕西建设电解铝生产线,铜川因盛产坩土等配料而成为首选目的地;2010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铝产业为主导的“煤—电—铝—铝精深加工”联产联营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第二是区域优势。铜川地处西安与延安之间,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西安的人力资源和产业链布局优势,还能与军工、汽车等行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为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是人才与技术优势。铜川通过铝产业链的融合,专家学者到铜川交流汇聚,可以更好、更快地带动铜川铝产业发展。
  面对未来,铜川铝产业应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孙良建议,首先,应继续发挥煤电资源的优势,推动电解铝产业的绿色发展。同时,注重环保与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再生铝产业,实现铝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应深化铝的深加工产业,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铝材的需求。
  “我们将依托学校在油田石化领域的专业优势,与铜川的铝企业共同探索高强度铝合金在钻杆、管道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强在海上风电防腐、铝基储氢材料、铝基二氧化碳输运管道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铝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孙良说,铜川铝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铜川铝产业定能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记者:谢艳素)


网络编辑:孟莉
信息审核:赵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