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从2月份起,将巴戟天、白茅根、白芍等221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参照医保药品目录“乙类药品”管理,执行全市统一的药品先行自付比例,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中药配方颗粒以其质量稳定、服用便捷等优势受到患者青睐,但由于其价格高、易滥用,一直未能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如今,随着我市深化中医药医保支付改革的步伐,中药配方颗粒剂正式迈入了医保的“大家庭”,此次被纳入医保报销的221种中药配方颗粒,涵盖了众多疗效明显、中医临床治疗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药材。
市医保部门持续落实中、省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相关政策,深化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改革,鼓励医疗机构申报院内制剂,支持医疗机构中医类服务项目自主定价,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医保支付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可得性。同时,将中药配方颗粒基金支付纳入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中药配方颗粒合理使用,维护好医保基金——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记者 程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