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新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2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91%,同比增长10.12%。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各项税收收入完成38070万元,同比增长9.97%。其中:增值税7847万元,同比增长28.34%;企业所得税2655万元,同比增长77%;个人所得税930万元,同比下降8.91%;资源税147万元,同比增长20.49%;城市维护建设税2845万元,同比增长57.1%;房产税1088万元,同比增长46.43%;印花税1079万元,同比增长72.36%;城镇土地使用税1124万元,同比增长43.55%;土地增值税7913万元,同比增长45.03%;车船税612万元,同比下降6.28%;耕地占用税3764万元,同比下降44.01%;契税8040万元,同比下降11.32%;环境保护税6万元;其他税收收入20万元。
非税收入完成2178万元,同比增长12.91%。其中:专项收入1610万元,同比增长58.7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万元,同比下降98.81%;罚没收入275万元,同比增长30.95%;政府住房基金收入9万元,同比下降89.98%;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77万元,同比增长1159.09%;其他收入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627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8.05% ,同比下降10.96%。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79万元,同比下降22.28%;国防支出28万元,同比增长833.33%;公共安全支出3178万元,同比下降28.38%;教育支出22739万元,同比增长0.01%;科学技术支出650万元,同比下降0.3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22万元,同比下降50.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89万元,同比增长0.77%;卫生健康支出4722万元,同比增长19.24%;节能环保支出1691万元,同比下降72.06%;城乡社区支出23589万元,同比下降8.5%;农林水支出5128万元,同比下降24.09%;交通运输44万元,同比下降58.8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410万元,同比下降38.3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2万元,同比下降91.79%;金融支出38万元,同比下降93.4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12万元,同比下降71.28%;住房保障支出8318万元,同比增长67.2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80万元,同比增长42.86%;债务付息支出4685万元,同比下降4.06%;债务发行费用支出75万元,同比增长435.71%;其他支出25万元,同比下降85.29%。
由于新区无乡镇一级,所辖三个街道办事处按区级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与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83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8.34%,同比下降14.8%。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收入较上年减少。政府性基金支出79324万元,同比增长37.59%。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1528万元,同比下降10.3%;其他支出45760万元,同比增长157.3%,主要原因是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增加;债务付息支出1882万元,同比下降2.3%;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9万元,同比增长157.9%。
由于新区无乡镇一级,所辖三个街道办事处按区级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与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三)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无收支。上级补助收入351万元,当年未列支,结转下年按原用途使用。
新区下辖三个街道办事处,由于对街道办事处按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和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四)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新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48万元,比上年增长 19.53%,加上上年结余2372万元,收入总计6820万元。新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326万元,比上年增长8.54%,年末滚存结余 3494万元。
(五)2021年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1年,上级补助收入共计3930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18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159万元,这两项收入除有固定支出用途的补助之外全部统筹用于“三保”支出需求。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957万元,按用途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7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35万元;教育支出764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0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7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7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6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68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31万元;农林水支出2267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49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7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90万元;其他支出100万元。
新区下辖三个街道办事处,由于对街道办事处按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专项转移支付不分地区公开。
(六)2021年举借债务情况
2021年,新区政府债务限额 24513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123459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21676万元。新区政府债务余额239122万元,其中:政府一般债务12292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16200万元。
2021年,新区共收到新增债券资金116034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1097万元,主要用于水库维修养护及市政道路建设;专项债券资金48000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再融资债券资金66937万元,主要用于到期政府债券本金的归还。
2021年,到期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0613万元,付息支出4685万元;到期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00万元,付息支出1882万元,均已用本级财政资金偿还。
(七)2021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体部署,2021年所有项目均纳入绩效管理,9个部门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选取2020年6个重点项目和4个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各部门绩效目标编报质量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
目前,上下级财政结算尚在对账,财政总决算正在汇审之中,具体分类科目、一些收支数字、结算项目等会有所变化,最终数据以市财政核准批复为准。
(八)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1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新区认真分析税收增减变化,深挖税源潜力,依法依规加强征管,做到了应收尽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12%。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税收占比94.59%,财政收入增幅和税收占比均位列全市首位。
2.坚持民生优先,“三保”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各项要求,厉行节约,大力压减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三保”支出的优先顺序,牢牢兜住了“三保”底线。全年民生支出76990万元,占比79.97%。
3.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保持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安排区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00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249万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项目11个,投入资金1419万元,产业发展项目13个,投入资金1830万元。全年完成支出3031万元,支出率为93.3%,全力支持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全年累计下达生态环保支出2937万元,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全年累计下达重点项目资金 9461万元,征用土地相关支出 25791万元,保障了航天指挥中心、中骏世界城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拨付棚户区改造相关资金12845万元,保障了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按期进行。兑付被征地农民补助资金4962万元,惠及农户8768户。
4.坚持防化并举,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紧盯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多渠道筹措资金,圆满完成年度化解任务。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通过借新还旧、增收节支等方式,稳妥有序化解了部分存量政府债务,确保债务规模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用好用活专项债券政策,全力做好专项债券申报和管理工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大大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
5.积极落实财税改革,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规范权责发生制列支事项,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硬化预算执行约束,提高了财政资金效益。二是按照“四统一”要求,全区所有预算单位按规定完成了预决算公开工作,公开率达到100%。三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有效开展,全年完成评审项目99个,审减率为14%。四是通过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线上审批,减少了采购审批环节,提高了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五是开展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六是积极有序推进陕西“财政云”上线运行。七是积极组织街道财政干部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为街道财政工作有序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2022年财政安排意见
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优化预算编审流程,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不断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部门预算制度,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财力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44930万元,较上年增长11.6%,加上一般性转移支付等各项补助收入9457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1800万元后,总财力52587万元。为确保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38万元,调入其他资金23000万元,当年财政综合财力76725万元。预算编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000万元,按专项用途使用,财政总预算支出82725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按功能科目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52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46.41%;国防支出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830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29.48%;教育支出22743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4.38%;科学技术支出909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54.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4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50.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33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5.39%;卫生健康支出668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60.34%;节能环保支出2027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63.79%;城乡社区支出12132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16.94%;农林水支出4238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27.09%;交通运输支出118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4.8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2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97.6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7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97.04%;金融支出10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98.0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396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46.7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0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86.34%;债务付息支出4085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16.29%。因编入专项转移支付较上年减少,所以各大类支出预算下降明显。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保持平衡。
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168万元,与上年预算数增加25万元,增长17.48%。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29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28万元,与上年预算数增加28万元;公务接待费11万元,与上年预算减少3万元,下降21.43%;当年无因公出国(境)费预算, 与上年持平。总的增长原因是:因开展业务工作需要购置公务用车。
由于新区无乡镇一级,所辖三个街道办事处按区级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与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0000万元,上年结余10195万元,收入总计2019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2022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20195万元。
由于新区无乡镇一级,所辖三个街道办事处按区级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安排情况与全区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根据新区实际情况,2022年本级无对应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上年结余408万元,收入总计408万元。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08万元。
新区下辖三个街道办事处,由于对街道办事处按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所以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和全区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新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4410 万元,加上基金滚存结余3494万元,收入总计7904万元。新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351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394万元。
(五)2022年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2年,按照上级财政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情况,预计2022年转移支付收入共计15457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18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270万元,这两项收入编入预算统筹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需求。专项转移支付预计6000万元,主要为:教育支出328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0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304万元。
由于对街道办事处按一级预算部门管理,所以专项转移支付不分地区预算。
(六)举借债务情况说明
2022年,债务还本支出163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8007万元。根据中省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相关政策规定,按照2022年期初调整后的债务限额和债券到期情况,计划举借再融资债券13040万元,全部用于归还以前年度发行2022年到期的政府债券。依据新区财力状况及债务风险等因素,积极筹措资金,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积极化解存量到期债务,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七)2022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关精神,积极推进预算绩效一体化建设。全面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涵盖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实现项目支出、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评价全覆盖,积极推进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的“双监控”。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绩效目标和绩效报告“双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八)2022年“三保”支出预算情况
2022年,“三保”支出预算共计41621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1047万元;保工资28080万元;保运转2494万元。
三、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加强征管,确保实现收入预期目标。充分考虑经济运行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合理确定收入预期。夯实收入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深化综合治税各项措施,深入开展税源分析,充分挖掘收入潜力。加强收入征管,依照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征收,做到应收尽收。
(二)厉行节约,加强重点支出保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及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隐性债务化解等刚性支出需求。着力支持疫情防控、教育科技、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快项目预算执行,及时办理资金支付手续,提高资金拨付效率。
(三)防化并举,有效防范债务风险。紧盯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制管理。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积极通过借新还旧、增收节支等方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确保债务规模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用好用活专项债券政策,全力做好专项债券申报和管理工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为引领,加强预算编制项目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加强街道财政建设,夯实财政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盘活各类资产。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监督,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做好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工作。
专业名词解释:
1.规范权责发生制列支事项:主要是指从2021年起各预算单位的结转结余指标不再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以当年实际发生的拨款数反映支出。
2.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附件:铜川市新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附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