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铜川新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09-06 00:00 阅读:
保存 打印
现将新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书面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一)2014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新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87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84 %,同比增长13.81%。新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9%,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5.15%,增收395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1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29%,较上年增长16.81%;非税收入完成794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87%,较上年增长10.75%。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415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38%,较上年增支9891万元,同口径增长22.35%。教育、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二)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基金收入完成582万元,比上年增长8.7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295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1654万元,基金总收入13531万元;基金支出10630万元,减去上解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29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602万元。
  (三)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
      1、抓好财税征管,确保收入持续、均衡增长。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态势,深入分析财政收入增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2014年财政收入计划,分解落实收入任务,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收入财税库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挖掘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潜力,强化重点税源控管,完善征缴环节和制度,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确保财政收入均衡、稳定增长。 
      2、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按照积极稳妥、有保有压和收支平衡的原则,足额保证了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后,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及民生工程倾斜,支持了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区级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同口径下降5%。切实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加快资金拨付,支出进度和均衡性明显提高。
      3、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促进财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一是巩固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工作成果,全面公开部门预算和 “三公”经费预算,不断增强预算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积极推进陕西省财政扩展平台试点改革。三是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区、乡两级单位全覆盖、财政资金全覆盖。四是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工作。五是惠民补贴“一卡通”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共有53项补贴全部纳入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共发放财政惠民补贴卡2.55万张,累计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资金10951万元。
      4、加强“三农”、教育、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一是抓好民生工程项目资金落实。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厉行节约保重点,不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确保了新增财力82.3%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1.03 %,完成了两个双80指标考核任务,有效保障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年新区民生工程支出16348万元,其中上级资金安排12271万元,区级安排4077万元。二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做好教育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拨付各类教育资金19931万元,为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有效推进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切实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确保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拨付社保专项资金2792万元,各项资金的及时拨付,确保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和新区社会稳定。四是加强财政监督,规范会计管理。完成了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将厉行勤俭节约、控制“三公”经费等作为检查重点。积极配合省、市对新区有关资金的审计、检查工作。规范会计管理,举办了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小学会计制度及账务系统培训,确保新旧会计制度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转换。
     5、加强项目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服务新区开发建设。一是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资金、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资金、新区建设资金的管理工作,服务新区开发建设。争取2014年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综合奖励资金650万元,围绕新区项目建设,狠抓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任务,全年建设资金实现收入共计11974万元,支出共计21256万元。二是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支两条线管理,管好用好新区土地资金。全年土地资金争取实现收入12228万元,支出19423万元。
      2014年,新区财政事业稳步发展,但财政改革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税收收入增长乏力,新财源的培育有待加强。二是刚性支出与财力仍存在较大差距,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控制和化解政府债务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财政支出进度不够均衡,财政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
     (一)2015年新区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15年新区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目标,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办法。紧紧围绕工委、管委会的重大决策和统一部署,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完善预算分配机制,用好增量资金,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预决算公开,加强预算监督,推进预算公开。
     (二)2015年新区财政预算编制原则
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及省市关于编报2015年财政预算的有关要求,2015年新区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是:
      1、预算安排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支出预算优先安排人员、机构运转、民生政策和新区工委管委会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支出,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人员、保运转、保民生”。
      2、严格实行零基预算。部门专项支出围绕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财力,按项目轻重缓急统筹安排,不再考虑往年支出基数;清理人均费用达标及与财政收入、新增财力及财政支出比例挂钩项目;国家政策要求及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事项外其他支出全部予以清理。
      3、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机关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支出标准,部门一般性专项工作经费原则上不予安排,单位零星采购、小规模会议及培训费等日常运转所需均从部门综合办公经费中考虑。
      4、严格控制政府采购及楼堂馆所等支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详见铜财采资[2013]146号文件)及《2015-2016年铜川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等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政府采购预算,除必要事项外,大宗资产采购及楼堂馆所建设、装修一律不予考虑。
      5、清理存量资金,弥补财力不足,平衡当年预算。2014年及以前年度存量资金均在清理范围,包括财政专项及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2012年前存量资金财政统筹安排,弥补当年财力不足。
      6、规范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国家现行政策明确规定各级财政负担范围及负担标准项目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国家现行政策未明确规定各级财政负担范围及负担标准项目、行业性要求及部门特殊需要等支出一律经工委管委会统一研究决定后列入当年财政预算。
      7、规范财政预算列支级次。财政部门根据事权划分级次和行政隶属关系确定预算单位级次,财政部门原则上通过一级预算单位即主管部门向其所属二级及三级基层预算单位分配转拨预算资金。
      (三)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2015年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32000万元,剔除“营改增”政策性减收和上年一次性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4%。加上上级各项补助及转移支付6149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887万元后,新区当年的总财力为37262万元,当年新增财力2537万元。
      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37262万元,较上年预算  增长7.3%。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⑴按功能分类科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24万元,较上年增加556万元;国防及公共安全支出2399万元,较上年增加209万元;教育支出11072万元,较上年增加210万元;文化科技支出388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37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39万元,较上年增加73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15万元,较上年预算减少71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596万元,较上年减少1220万元;农林水支出2575万元,较上年增加63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50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97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6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467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1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1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20万元;预备费支出750万元。⑵按经济分类科目:工资福利支出1095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212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335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0848。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50万元,上年结转152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676万元,201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安排保持平衡。
      三、2015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稳中求进,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密切关注企业运行、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态势,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因素,积极衔接国税、地税、国土等部门,夯实收入目标责任,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和培植新税源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可持续增长。全年预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2000 万元,较2014年同口径增长14%。
     (二)保障重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在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围绕工委管委会工作目标及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保障新区“三农”、教育、卫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足额落实民生两个“80%”目标任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优化支付流程,确保全年财政支出进度的均衡性。
     (三)拓宽渠道,筹措新区开发建设资金。及时宣传各项财政政策,鼓励各部门多渠道争取业务开展及事业发展资金;围绕新区开发建设任务,组织筛选项目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支持;探索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社会资金模式,尝试开辟相关融资渠道;加强沟通交流,赢得社会理解支持,争取政策及资金倾斜,服务新区开发建设。
      (四)深化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优化财政扩展平台管理,探索平台支撑下的表层业务规划,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完善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方式改革,切实落实各项财政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功能,推进综合治税改革;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健全政府债务监管机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五)加强监管,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两个安全”。逐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构建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格局,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成果利用机制。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预决算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时检查、跟踪问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公务卡”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度控制公务支出,通过财会专项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研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各类财政业务风险,确保财政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 

网络编辑:赵勇
信息审核:赵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