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一)部门主要职责
1.依据铜川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领导管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制定工业园区管理规定。
3.负责园区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及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
4.负责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园区内的企业及项目;对园区企业进行管理,做好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做好服务。
5.负责园区的生产安全工作。
6. 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机构设置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设有管委会办公室,招商局,安监局,经发局,城乡统筹办,组织人社部,招商服务中心,国土分局,财政分局,住建局十个部门。
二、2019年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2019年是新材料产业园区蓄势突破、实现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园区2019年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和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坚定信心、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突破,着力培育光电子集成、锂电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电力装备制造、植物提取、装配式建筑六大产业集群,攻坚克难,以决战决胜之勇气,全力以赴打赢园区产业发展攻坚战,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抓项目,做好项目要素保障。
二是千方百计抓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履约率。
三是突出精准抓服务,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四是优化环境抓保障,推进园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部门预算包括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本级(机关)预算。
纳入本部门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共有0个,包括: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本级(机关)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33人,其中: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13人;实有人员33人,其中:行政20人、事业13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0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共有车辆2辆,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2019年当年部门预算安排购置车辆0辆;安排购置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
六、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按照全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体安排,本部门暂未开展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七、2019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9年本部门预算收入460.0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60.05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2019年本部门预算收入较上年增加143.15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增加,人员增加;2019年本部门预算支出460.0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460.05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0万元、事业收入支出0万元,2019年本部门预算支出较上年增加143.15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预算增加,人员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9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收入460.0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60.05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0万元。2019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收入较上年增加143.15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增加,人员经费增加;2019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支出460.0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460.05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0万元。2019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支出较上年增加143.15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预算增加,人员经费预算增加。
(三)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2019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460.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15.05万元,项目支出45万元。较2018年部门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增加143.15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增加,单位人员增加,人员经费增加。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本部门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05万元,其中:
(1)行政运行(2010301)318.83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257.56万元,公用经费支出61.26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6.93万元,原因是工资福利支出预算增加;
(2)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物支出(2010399)35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0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35万元,较上年增加36.88万元,该功能科目为本单位新增项目支出,2019年新增预算了房屋租赁费,主要用于单位租赁房屋租赁费。
(3)其他财政事物支出(2010699)10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0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10万元,较上年增加5万元,原因是财政部门公用经费紧张,主要用于本单位财政分局其他财政事务的支出。
(4)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52.36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52.36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52.36万元,原因是功能科目变动增加,该科目从工资福利支出科目中单列出来,主要用于缴纳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
(5)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12.68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12.6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12.68万元,原因是功能科目变动增加,该科目是从工资福利支出科目中单列出来,主要用于单位职工医疗缴费。
(6)事业单位医疗(2101102)4.81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4.81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4.81万元,原因是功能科目变动增加,该科目是从工资福利支出科目中单列出来,主要用于事业编制人员医疗费用。
(7)住房公积金(2210201)26.37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26.3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26.37万元,原因是功能科目变动增加,该功能科目是从工资福利支出科目中单列出来,主要用于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费用。
3、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1)2019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05万元,其中:
工资福利支出(301)353.78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353.7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36.88万元,原因是人员经费中工资总额、各项社保缴费以及住房公积金支出增加。
商品和服务支出(302)105.67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0,公用经费支出61.27万元,项目支出45万元,较上年增加46.92万元,原因是办公费印刷费增加,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
资本性支出(310)0.6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0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6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较上年增加0.6万元,原因是去年无资本性支出。
(2)2019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05万元,其中:
机关工资福利支出(501)353.78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353.7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
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502)105.67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0万元,公用经费支出60.67万元,项目支出45万元。
机关资本性支出(一)(503)0.6万元,包含人员经费支出0万元,公用经费支出0.6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
因2019年部门预算中首次批复政府经济分类科目,与上年不形成对比。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六)“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2019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支出8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0%),增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保持与上年持平。
其中:公务接待费3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主要原因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主要原因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控制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和2019年本部门无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
2019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会议费0.6万元,较上年增加0.1万元(20%),主要原因是当年项目业务需要增加,开展会议次数增加。
2019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培训费0.9万元,较上年减少1.1万元(55%),主要原因是当年需要培训的工作减少,开展培训项目减少。
(七)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本部门当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计61.27万元,较上年增加22.27万元,主要原因是2019年将印刷费、手续费等项目纳入了商品及服务支出项目中。
(八)政府采购情况。
本部门2019年无政府采购计划,并已公开空表。
八、专业名词解释
1.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2.“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3.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要素保障是指政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提供保障,进而保障经济发展,要素是指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很多方面,包括体制、用地、资金、人员保障、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等,凡是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都可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