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对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暨市县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教督办〔2023〕29号)《铜川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对设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暨区县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教督办〔2023〕32号)等文件精神,现将新区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基本情况。新区位于铜川南部,规划面积121.66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5个社区和27个行政
村,目前总人口18万。2022年,新区完成生产总值增长4.8%,
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6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2元。
(二)教育事业基本情况。2022年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48所,其中小学12所(含朝阳实验小学),初中3所(含市一中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幼儿园28所(其中民办12所)。教职工1378名,在校学生32154名,其中高中生683名,初中生7086名,小学生16503名,幼儿7882名。另设新区学生资助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1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准指导下,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精神,围绕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目标任务,按照新区“13575”发展思路,以新区教育“369”工作思路和“365”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推进。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定期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2022年以来,主要领导主持党工委会议9次,讨论研究教育项目建设、临聘人员工资、教师招聘、校园安全等有关问题。实地深入调研7次,优先解决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教育履职能力。实现规划上高定位高标准,经费上优先保障优先落实。各涉教部门鼎力支持、全力配合教育发展,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推进新区教育持续、率先、优质发展。
2.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的领导。工委班子成员包抓学校党建联系点6个。组织28名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参加新区党工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成立全市首批生产和工作一线市党代表示范工作室2个。组织52名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到锦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观摩学习。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派4名局机关负责人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和“中小学校校长办公会(校务会议)议事规则”。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3个,培树市级党建品牌2个,新成立基层党支部2个。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两个全覆盖”,打造五星级、四星级社会组织党组织各1个。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健全“双培养”机制,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狠抓队伍建设,激发教育活力。选优配强校园长队伍,做到能者上庸者下。2023年新任命校(园)长11名。全员实施校园长进课堂制度,强化引领,追赶超越。积极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近年来,共招聘新任教师610名,其中体音美等薄弱学科教师84名。区域外选聘教师55名,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52名,优化师资配置。全面深化职薪绩效改革,落实教师与同级公务员补差,校(园)长公开竞聘,教师全员竞聘,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培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个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中国好人1名;培养省级“我身边的好校长”1名、名校长培养对象1名、领航校长培养对象1名、教书育人楷模3名、特级教师2名、教学名师2名、学科带头人5名、教学能手35名;培养市级名校长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优秀党员16名、名师3名、拔尖人才8名、师德标兵28名、教学能手75名。
(二)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夯实均衡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优先保障教育发展资金需要。
1.加大经费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将各级各类教育投入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预算单列,确保“三个增长、两个只增不减”。义务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按照省核定比例安排用于教育发展。
2.优化办学条件,破解教育瓶颈。随着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新建小区相继交付使用,进城落户和务工就业人员逐年增多,近三年,新区学生增加8265名,2023年秋季开学预计增加学生2129名,为破解“入学难”问题,新区科学调整布局规划,编制完成《铜川市新区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2020-2025)》规划方案。制定印发《铜川市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铜川市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2.1亿元实施项目建设,其中投入1.26亿元实施教育重点建设项目6个,新建第一小学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620个;投入1559万元,对文家中学等20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38个单体项目的维修改造;投入1090万元,对楼村中学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清洁取暖提升项目;投入938万元,对10所薄弱学校进行暑期维修改造;投入190万元,对5所学校进行暑期扩容改造,新增学位855个;投入5048万元,移交回购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新增学位1170个。近年来,已相继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10380个,盘活优化教育资源。
3.强化教育保障,促进教育发展。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农村教师相关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5%用于安排教师培训费支出。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100M宽带入校率达到100%,实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用全覆盖。建立校际网络帮扶机制,开展校际间 “名校+”“名师+”“名教研员+”结对帮扶,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精准认定、应助尽助,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比例、资助标准达到省政策要求。
(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紧紧围绕“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强化基础保障、优化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改革、量化常态监测、细化教学管理。
1.走出去请进来,提高办学理念。主动融入“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和“三个课堂”实践,强化“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邀请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冯恩洪、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分别就“当代好课堂”、西安“名校+”和西安好课堂进行专题培训,以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为主,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组织校(园)长走进西安新城区、港务区进行考察3次,深入学习西安成功办学经验。
2.深化“名校”联合,提升办学品位。14所中小学与省内名校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定期邀请名校骨干专家团队就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工作进行交流,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3.联片示范带动,城乡共同发展。建立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骨干学校及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送教下乡;10个联片教研区持续发挥示范作用,推进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4.强化质量监测,提升教学质量。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推进质量监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统一监测范围、标准、评价,集中抽样方式,为学校提高教研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依据,切实发挥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目前,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30%;义务教育覆盖率100%、巩固率100%。今年中考上线1554人,上线率82.16%,比去年上升0.17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一是教育投入距优质教育发展需求有一定差距,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体、音、美、等专业教师缺口较大;三是校园安全仍存在薄弱环节,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仍需加强。
四、改进措施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继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折不扣落实教育投入政策,提高生均教育经费标准,落实普惠性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优先招录义务教育学科短缺的专业教师,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均衡配备。合理调配区内师资,通过教师富余学校分流、城区教师支教等方式,逐步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等问题。
(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校园安全预防、安全风险体系完善、风险管控、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等方面完善各项制度措施。以校舍建筑设备安全、教学设施设备安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矛盾纠纷摸排等为重点,加强督导检查。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多种形式开展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抓好“一月一演练”等主题突发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意识。着力抓好校园“三防”和保卫力量建设,加强机构建设、技防建设、人员配备、设施设备配置等,确保师生安全。
铜川市新区管委会
2023年9月19日